INTERACTIVE
FESTIVAL

互動體驗大會
Luxmin × PERSPECTIVES

一場融合 創意科技 × 體驗設計 × 音像表演 的年度活動。

時間:2025/12/06(六)
地點:臺北流行音樂中心 Live House D

Schedule

活動議程 & 講者介紹

Creative Technology

創新技術論壇

聚焦互動系統的工程與技術實作,分享即時影像、感測與硬體整合的核心方法。

10:30 - 10:50

不只為體驗者設計:
以電機工程思維開發互動作品

畢業於中山大學電機所系統晶片組碩士,具備橫跨數位 IC 設計、嵌入式軟體、Edge AI 韌體等領域的實務經驗。在科技業期間曾參與 AI NVR、LLM Chat、ROS 機器人控制等多項專案,熟悉從硬體到軟體整合的完整開發流程。喜歡研究 AI、電子電路等技術,並將技術融合於互動應用與作品內容之中。
侯憲璋 Patrick
Luxmin 技術總監

10:50 - 11:10

從孤島到連動中樞:
資料庫與伺服器在互動場域的加值賦能

以工程為根,陳炯廷致力於從系統與技術層面支撐互動媒體與科技藝術現場,持續關注「技術如何隱形地撐起感知與體驗」。2020 年與夥伴創立馥谷餘,專注服務客戶之數位體驗需求。曾活躍於台灣 Python 相關社群,現則共同組織 Creative Media Gathering,帶來更多交流,為社群注入能量。
陳炯廷
馥谷餘創辦人暨執行長

11:10 - 11:30

聲光機人:
那些一起創造的奇幻瞬間

畢業於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士及國立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數位設計組碩士。 自大學期間學習藝術創作與設計,開始接觸數位製造與互動設計。擅長於實體裝置互動設計、參數式設計、跨媒材整合設計和聲光機裝置創作。 畢業後加入何理互動設計、豪華朗機工團隊、雜波等跨域創作組織,持續各種聲光機裝置解題與創作。
葉韋鉦
華麗邏輯跨域主持設計師

11:30 - 11:50

Real-time Audiovisual Art

來自義大利,導演,數位藝術家, 音樂家。作品探討科技新媒體間的人際關係,以及科技對日常生活狀態的影響。 近年定居臺灣,從事短片與錄像 藝術製作,同時 於各地進行多媒體音樂表演。
Luca Bonaccorsi
當代音像藝術家

11:50 - 12:30

創新技術座談

聚焦互動裝置、即時影像、感測技術、系統整合等技術核心,由各領域的技術負責人與工程師深入解析專案及裝置藝術幕後的問題解決過程。內容以複雜的技術拆解為核心,帶領創作者從工程角度理解互動體驗的運作原理。
Patrick | Luxmin 技術總監
主持人

Experience Design

產業應用論壇

從商業案例出發,探討互動內容在展覽、品牌與空間中的應用與市場趨勢。

13:30 - 13:50

從博物館到品牌策展:
沉浸互動體驗如何說好一個故事

大學畢業於台大動物系,後於美國紐約大學ITP互動媒體系(NYU-ITP)取得碩士,專長為透過互動設計將資訊、內容轉換成精采的故事說給大眾聽,熱衷於研究展示科技運用在不同領域的成效,同時希望藉由新媒體互動的策展敘事,引起社會對重要議題的關注。
蘇巧純
二三設計總監

13:50 - 14:10

讓科技有溫度:
互動光雕的創作思考與場域對話

光滿樓共同創辦人黃啟嘉,長期深耕光雕與互動科技產業,結合創意設計與工程整合能力,累積多項光雕互動展演與品牌展演經驗。以實務角度探討創新技術於不同場域的落地挑戰與協作流程,分享跨域團隊在真實專案中的問題解決與執行觀察。
黃啟嘉
光滿樓共同創辦人

14:10 - 14:30

從沉浸式劇院到 LBE 場館:
走動式 LBE 商業營運趨勢

廖純奐在互動科技產業已有超過十年的完整經歷,專精於互動多媒體、XR虛實整合、數位策展等。 同時作為夢境現實場館營運總監,從營運策略、行銷媒合、技術整合與異業合作等層面,將夢境現實場館帶向國際化的舞台。
廖純奐
夢境現實營運總監

14:30 - 14:50

從展場到劇場:
跨域創作的實踐與思維轉譯

科技藝術創作者,長期探索科技、記憶與情感的互動關係。作品橫跨劇場、互動裝置與沉浸式展演,曾獲 WSD 世界劇場設計展銀獎、法國安亙湖國際數位藝術節首獎,並參展 PQ 布拉格劇場設計展及台北當代藝術館個展。近期共同創立黑碼藝識有限公司,並於臺藝大兼任教職,持續推動數位藝術教育與產業間的感知轉譯。
詹嘉華 Dudu Zhan
黑碼藝識創意統籌/臺藝大兼任專業技術助理教授

14:50 - 15:30

產業應用座談

邀請在互動與沉浸式內容領域具有豐富經歷的團隊與公司,帶來完整的產業觀點分享。從 IP 展覽、品牌互動、建築光雕到沉浸式娛樂場館,探討互動體驗如何回應市場需求,並在不同場景中運用體驗設計。
蘇巧純 | 二三設計總監
主持人

Artist Talk

藝術家短講

由創作者分享作品概念、技術選擇與創作脈絡,展現多元的科技藝術觀點。

15:30 - 15:40

神奇的雜訊:
AI的潛在漫步方式

陽春麵研究舍創立於2019年,為陳姿尹與莊向峰組成的創作團體,以裝置、錄像、網路藝術、攝影、AI等多元媒材進行創作。兩人分別來自藝術與資訊背景,共同關注科技產物與人們的互動關係對生活型態產生的轉變及影響,試圖透過跨域思辨創作出像陽春麵一樣,用簡單的材料創造出美妙味道的作品。
莊向峰
陽春麵研究舍技術總監

15:40 - 15:50

從 VJ 到新媒體藝術的第一步

Shiro 是一位正在起步的新媒體藝術創作者與 VJ,透過 TouchDesigner 與 VCV Rack 結合音樂、影像與互動技術進行實驗性創作。持續以創意編碼探索聲音與影像的連結,尋找屬於自己的即時表演語言與風格。
Shiro
創作者

15:50 - 16:00

從一人到共創:
打造持續運作的聲音與影像平台

透視音像創辦人,致力於探索聲音、影像與科技於當代表演中的交會。透過策展與講座促進臺灣與國際新媒體藝術對話。2025 年於臺北建立 Perspectives 團隊,邀集跨領域藝術家拓展即時表演的邊界。近期影像聲音作品《花的紀程》於光之曲幕曝光。
Tapas Humi
透視音像 Perspectives 創辦人

Live A/V

音像藝術表演

跨越聲音與影像的即時創作演出,結合電子音樂、視覺生成與舞台感官設計,帶來沉浸且具實驗性的多媒體表演體驗。

18:30 - 19:00

噪影

我們將噪音的不規則性與影像的流動性相互碰撞,試圖從中捕獲那些介於可見與不可見的關聯。這種關聯不僅存在於視聽感官的臨界,同時深植於我們的神經機制與心理認知模式。在感知邊界即將重新定義的瞬間,個體的知覺經驗也將被推向未曾預料的狀態。透過再次解構並重組的過程,構築出充滿張力的感官反射。

19:00 - 19:30

逯燮 (賴君昊)

逯燮(賴君昊)聲音影像藝術家。創作概念從聲響和影像內部提取各種異質的微小差異;利用隨機性建置偶然的和諧,持續生成解域-再域的多樣場域。

19:30 - 20:00

TAPAS HUMI

透視音像創辦人,致力於探索聲音、影像與科技於當代表演中的交會。透過策展與講座促進臺灣與國際新媒體藝術對話。2025 年於臺北建立 Perspectives 團隊,邀集跨領域藝術家拓展即時表演的邊界。近期影像聲音作品《花的紀程》於光之曲幕曝光。

20:00 - 20:40

Tung yu × shengkai

Tung yu(劉東昱 Chappie):
專案經理與音像創作者,自街舞文化啟蒙,後轉向媒體藝術,經歷橫跨多面向,現以製作、技術、創作多重角色穿梭於表演藝術、科技藝術等領域。關注即時編碼及音像表演,作品常帶有社群觀察與童趣表現。

shengkai(莊勝凱):
深受環境電子、噪音藝術以及即興演奏的影響,並長期活躍於實驗電子音樂的演出、聲音設計與配樂創作。對於田野錄音和卡帶技術懷有濃厚的興趣,創作風格介於聲音與音樂之間。2020年開始於非典型空間進行聲響實驗,在作品中更深入地思考聲音的物理性,並從東方哲學與自然元素中汲取靈感。2024年完成首次日本巡演後推出首張個人電子專輯《Cephalopod》,近年常以Ambisonics與多聲道系統 進行演出,並以模組合成器即興演奏與各領域藝術家合作展演。

20:40 - 21:40

LUCA BONACCORSI

1994 於義大利出生,導演,數位藝術家, 音樂家。作品探討科技新媒體間的人際關係,以及科技對日常生活狀態的影響。 近年定居臺灣,從事短片與錄像 藝術製作,同時 於各地進行多媒體音樂表演。

合作與贊助

我們與感測器品牌、投影技術、音響燈光設備、展演製作與媒體平台合作, 提供品牌與技術夥伴在創意體驗產業中的曝光機會與商業連結。
若您有意成為 TXRX 的合作夥伴/贊助單位,歡迎聯繫我們。

[email protected]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TXRX Interactive Festival curated by Luxmin & Perspective.

聯繫窗口

Tapas H.:0977-553-551 Partical:0901-108-539

透視 Perspective

top